回首頁 登入/註冊 刊登徵才

轉職新工作卡卡,該逃還是留?

轉職新工作卡卡,該逃還是留?

轉職本來就是一段學習和適應的過程,不論是「短期不適應」還是「長期不適合」,都應該冷靜分析,找到真正的痛點,才能在職場中走得更穩、更順利。

終於拿到OFFER,入職第一天的興奮和期待,卻在一週、一個月後逐漸消退。你是否也感受到陌生的交際方式、不同的組織模式、沉重的工作任務,讓自己懷疑當初的轉職選擇?
這種情況下,究竟是「新人陣痛期」的不適應,還是「工作本質」的不適合?以下透過3個步驟,幫助你快速釐清自己的狀況。
 

轉職初期常見的5大陣痛期症狀

  1. 同事話不投機、小團體難以融入
  2. 缺乏指引,做事卡卡,任務堆積如山
  3. 實際工作內容與面試時的描述不符
  4. 主管風格或組織流程難以適應
  5. 無效溝通頻繁,工作成效不如預期

釐清到底是「短期不適應」還是「長期不適合」

1.同事話不投機、小團體難以融入

✅ 短期不適應: 尚未建立信任,彼此不熟悉,公司文化與內部默契需時間適應,可透過主動參與、觀察、建立共同話題改善。
❌ 長期不適合: 內部文化排外,小圈圈現象嚴重,氛圍不友善、不鼓勵新人融入,多次嘗試仍被排擠、無法建立人脈。
🔹 檢視方法:嘗試與不同部門或其他同事建立關係,若長期無法突破社交瓶頸,可能是文化不適合。

2.缺乏指引,做事卡卡,任務堆積如山

✅ 短期不適應: 需時間熟悉內部 SOP、工具和流程,主管同事願意協助,但你還不習慣,多觀察請教,漸漸會順暢。
❌ 長期不適合: 公司無教育訓練,新人只能「自己摸索」,上級同事忙碌無法協助,結構混亂、流程無效,長期影響效率。
🔹 檢視方法:詢問資深員工是否一開始也有類似困擾,若大家都覺得混亂,可能是組織結構問題。

3.實際工作內容與面試時的描述不符

✅ 短期不適應: 期待與現實有落差,但仍在可接受範圍,透過與主管溝通調整期望與職責,先適應環境,再爭取符合期待的內容。
❌ 長期不適合: 工作內容與面試承諾完全不同,影響職涯發展,或公司重視「能者多勞」卻無額外回報,多次溝通仍無改善,甚至遭到忽視。
🔹 檢視方法:與主管溝通實際職責,若多次協調後仍無改善,可能代表組織不適合你。

4.主管風格或組織流程難以適應

✅ 短期不適應: 主管要求高但提供指導與成長機會,或流程繁瑣但有明確標準,給自己時間適應溝通與決策風格。
❌ 長期不適合: 主管專制、不尊重意見,流程低效且無法改善,長期處於焦慮與壓力中。
🔹 檢視方法:觀察同事對主管的適應狀況,若長期有離職潮,可能代表主管管理風格存在問題。

5.無效溝通頻繁,工作成效不如預期

✅ 短期不適應: 尚未熟悉內部溝通管道,資訊斷層影響工作,可透過調整溝通策略(如書面報告、會議確認)改善。
❌ 長期不適合: 公司溝通混亂、資訊落差大,主管頻繁變更決策方向,專業建議被忽視,無法發揮影響力。
🔹 檢視方法:與不同同事交流,若大家都有相同困擾,可能是組織溝通文化有問題。

如何避免再次陷入「長期不適合」的情境?

  • 在面試新工作時,更深入了解企業文化、主管管理風格。

  • 主動詢問公司對新人的支持措施,如培訓計畫或導師制度。

  • 面對「短期不適應」時,不要急著轉職,先嘗試調整和適應,避免陷入頻繁轉職的循環。

轉職本來就是一段學習和適應的過程,不論是「短期不適應」還是「長期不適合」,都應該冷靜分析,找到真正的痛點,才能在職場中走得更穩、更順利。

標籤: 年後轉職轉職

↓↓↓研職上IG嚕!關於職場的疑難雜症,讓研職幫你一一解析!歡迎追蹤↓↓↓